首 页  >  新闻资讯

从单品破局到生态赋能,蛙来哒引领牛蛙餐饮撬动近千亿产业版图

 来源:蛙来哒
 更新时间:2025-08-28

在消费升级与餐饮细分化的浪潮中,一个以牛蛙为核心的单品餐饮品牌正悄然改写行业格局。作为牛蛙餐饮品类的开创者与领军品牌,蛙来哒凭借对牛蛙品类的极致深耕,不仅将一道区域性食材推向全国餐桌,更通过标准化运营、规模化采购和全产业链赋能,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,成为推动千亿级牛蛙经济崛起的核心引擎。


品类革新者:蛙来哒打破地域壁垒,让牛蛙从区域食材跃居全国餐桌新宠


曾几何时,牛蛙虽在川湘粤等地餐桌占有一席之地,却长期受困于区域性市场的局限,难以走向更广阔的消费舞台。直到蛙来哒的出现,这一局面才被彻底改写。


2010年,蛙来哒以融合牛蛙、烤鱼、腊味等多品类的湘菜餐厅起步。在持续的市场探索中,品牌敏锐捕捉到牛蛙的独特优势,肉质细腻鲜美、可塑性强,且兼具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的健康属性,潜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

蛙来哒


于是,2015年蛙来哒果断舍弃其他品类,将精力全部倾注于牛蛙菜品的研发与打造,开创了牛蛙专营店的先河,成功将牛蛙从夜市大排档带入核心商圈。


同年,品牌将总部迁至深圳,同步启动全国加盟体系。从区域试错到全国扩张,蛙来哒的牛蛙版图开始以加速度铺展。据公开数据,品牌已在全国100余城布局500家门店,而每年其全国餐厅用蛙量约4000万斤,极大地推动了牛蛙产业的发展。


二、溯源深耕:蛙来哒布局生态养殖,以全链条品控守护食材安全


早期牛蛙养殖行业面临规格杂乱、环境污染等痛点,2016年,蛙来哒前瞻性地深耕上游,开启牛蛙生态化养殖探索。目前,品牌已在全国建成超1000亩生态养殖基地,并联合地方政府与养殖户,大力推广“稻蛙共生”绿色养殖模式。


“稻蛙共生”体系中,稻田为牛蛙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,牛蛙则通过捕食害虫减少水稻病虫害,降低农药使用量;同时,牛蛙排泄物作为有机肥料,为水稻生长提供养分,减少化肥依赖。这种模式既解决了传统养殖的药物滥用与水污染问题,又保障了牛蛙和水稻的品质,实现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。2024年,蛙来哒养殖示范基地凭借出色的养殖模式和卓越的产品品质,荣获SMQ稻蛙产品认证,彰显行业高度认可。


蛙来哒


为了确保牛蛙食材从养殖到餐桌的全过程安全,蛙来哒建立了严格的“三级检测机制”。从塘头捕捞环节初检,严禁“问题牛蛙”流入供应链;到仓库二次抽检,确保牛蛙在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或损伤;再到门店的巡回抽检,坚决杜绝私采食材风险,全方位保证食材的安全可控。同时,蛙来哒通过对牛蛙实施标签化管理,无论是在养殖环节、运输环节还是门店销售环节,只要出现任何问题,都能够通过溯源体系快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根源,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。


蛙来哒的这套全链条品控体系,不仅为广大消费者筑牢了食品安全防线,更有力地推动了上游养殖端朝着规范化、标准化方向发展,为整个牛蛙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。


三、生态共荣:蛙来哒全产业链赋能,引领牛蛙产业高质量发展


作为牛蛙餐饮领军品牌,蛙来哒深知上游养殖规范化对产业链的重要意义。品牌通过与养殖户签订全年定价、定量收购合同,以订单式合作提供稳定销售渠道与价格保障,有效规避市场波动对养殖户收益的影响,推动上游生产规范化,既保障养殖户利益,也为自身稳定食材供应,实现品牌与养殖户的互利共赢。


为提升养殖户技术与管理水平,蛙来哒在养殖示范基地定期开展培训,邀请专家传授科学养殖知识与实践经验。此外,品牌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填补领域空白。例如,2024年,蛙来哒联合海底捞等头部餐饮品牌推动《牛蛙养殖及加工技术规范》团体标准出台,该标准不仅涵盖了牛蛙养殖全流程,还详细规定了养殖后加工技术要点、运输贮存、管理制度和人员培训等环节的具体要求,为牛蛙产业的高标准养殖与加工提供了指引。


蛙来哒


在蛙来哒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开始摒弃传统的“粗放式”养殖模式,采用更加科学、规范的养殖方法。他们注重养殖环境的保护和改善,合理使用饲料和药物,提高了牛蛙的品质和安全性。可以说,蛙来哒通过自身的努力,为上游养殖产业的规范化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,促进了整个牛蛙产业链的健康发展。



当众多餐饮品牌追逐风口时,蛙来哒用十多年坚守证明,真正的品类领导者不仅是市场占有者,更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。从让消费者爱上牛蛙,到让养殖户富起来,再到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,这条“以餐带农、以农促餐”的实践路径,或许为中国餐饮品牌的深度竞争提供了新范式。

+
加盟咨询
JOIN CONSULTATION
联系人
联系方式
加盟区域
其他说明

市场有风险,加盟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