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,蛙来哒何以持续“出圈”,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潮流地标?答案或许不只是那一锅鲜香麻辣的蛙,更在于它深谙与年轻人“玩在一起”的相处之道——这不仅是营销策略,更是一场品牌与用户深度联结、双向奔赴的青春协奏。
打破“次元壁”,从餐桌伙伴到生活玩伴
蛙来哒早已超越传统餐饮的边界,主动“破圈”,融入年轻人的兴趣语境。它不仅是提供美食的餐厅,更是一个懂梗、会玩、有温度的“同龄人”。
深耕兴趣圈层,制造“同好”惊喜。蛙来哒敏锐捕捉年轻人的潮流脉搏,无论是与热门IP推出联名美食,还是和明星演唱会地宣合作推出专属福利和优惠,它总能精准切入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场域,用“我们都喜欢”的方式,瞬间拉近品牌与用户的心理距离。这种基于共同兴趣的互动,让宠粉不再是单向馈赠,而是双向共鸣。
打造“社交货币”,激发UGC狂欢。品牌深谙年轻人“爱分享”的特性,通过设计高颜值的菜品、沉浸式的主题环境和具有打卡属性的互动装置,主动为消费者创造分享素材,让每一位粉丝都成为品牌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播者,形成强大的口碑裂变。在小红书、抖音等平台,搜索蛙来哒,海量的用户原创内容(UGC)构成了其品牌活力的源泉。
宠粉“玩真的”,情感联结超越交易关系
蛙来哒的“宠粉”,核心在于真诚与尊重,将用户视为真正的朋友。
例如,蛙来哒主动邀请粉丝共创“哒哒”形象,从形象设计的细节到性格特质的定义,都让粉丝成为决策环节的重要一员。这种参与感,彻底打破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单向传播壁垒,年轻人不再是被动接受者,而是能真切感受到 “我的意见被重视”,从而建立起超越买卖的深厚情感联结,实现了品牌的“共同养成”。
另外,无论是每年的超级品牌日、吃蛙节等专属节日活动,还是不定期掉落的各种主题周边、暗藏小心思的用餐小礼物、突发的限定福利等,蛙来哒总在细节处制造惊喜。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惊喜感,打破了消费者对餐饮品牌的传统预期的同时,还不断强化品牌的亲密感与新鲜感,让每次消费都充满期待。
蛙来哒的成功启示我们,品牌的年轻化并非简单地更换包装或追潮流,其内核在于与年轻人建立价值共鸣和情感共同体。它不把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供应者,而是甘愿成为年轻人生活圈里一个有趣、贴心、能玩到一块去的“好朋友”。通过持续创新互动玩法,真诚倾听用户心声,蛙来哒真正将“宠粉”做到了年轻人的心坎里,让品牌生命力与Z世代的青春脉搏同频跳动。这锅“蛙”之所以持续沸腾,正是因为它煮进了理解、尊重与陪伴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