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  >  新闻资讯

牛蛙:从“小众食材”到“千亿赛道”的跃迁之路

 来源:蛙来哒.
 更新时间:2025-02-11

近年来,牛蛙这一曾经的小众食材,凭借其独特的口感、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多样的烹饪方式,迅速在餐饮市场崭露头角,成为备受瞩目的热门赛道。从街边小馆到连锁餐厅,从传统中餐到西式快餐,牛蛙的身影无处不在。如今,牛蛙产业正朝着千亿级的规模迈进,其背后的发展历程和推动因素值得深入探究。

 

一、牛蛙的崛起:从“小众”到“爆款”

 

1、早期的市场基础

 

牛蛙原产于北美洲,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我国进行繁育推广养殖。早期牛蛙养殖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,如广东、福建等地,这些地区气候适宜、水资源丰富,为牛蛙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。

 

网图侵删 

 

经过川菜、湘菜、粤菜等餐馆对牛蛙菜品的挖掘,其肉质鲜美、营养丰富的特性,成功吸引了众多食客的关注,并逐渐在一些餐厅流行起来。

 

2、关键转折点:品牌化与连锁化

 

2010年,蛙来哒在长沙开设首家门店,2015年,便将门店产品聚焦在牛蛙单品方向上,开创了牛蛙专门店的先河。随后,蛙小侠、老佛爷铜炉蛙锅等品牌相继崛起,推动牛蛙餐饮走向品牌化和连锁化。

 

这些品牌通过标准化的菜品制作、独特的装修风格和高效的运营管理,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扩张,吸引了大量消费者。

 

二、推动牛蛙跃迁的关键因素

 

1、政策支持与身份明确

 

2020年3月,农业农村部明确牛蛙为水产新品种,这一政策为牛蛙养殖提供了合法依据,消除了市场对牛蛙身份的疑虑,进一步推动了牛蛙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
 

2、市场需求与消费趋势

 

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,牛蛙因其高蛋白、低脂肪的特性,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首选食材。

 

蛙来哒 

 

牛蛙的烹饪方式多样,可适应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,无论是炭烧、爆炒还是炖煮,都能呈现出不同的风味,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追求。

 

年轻一代消费者对社交体验的追求也推动了牛蛙餐饮的发展。蛙来哒等牛蛙主题餐厅的打卡分享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,进一步提升了牛蛙的知名度和吸引力。

 

3、养殖技术与供应链完善

 

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供应链的完善,使得牛蛙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升。据统计,2024年我国牛蛙养殖总产量达到约70万吨。同时,各大头部牛蛙企业也在积极布局上游端,例如蛙来哒,早在2018年便开始自建养殖基地建设,其采用的“稻蛙”养殖模式,不仅提高了牛蛙的品质,还减少了环境污染。

 

三、牛蛙产业的现状与规模

 

1、市场规模

 

据统计,目前全国牛蛙餐饮门店数量已超过5万家,市场规模达到600亿-800亿元。预计未来几年,牛蛙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,有望突破千亿。

 

2、区域分布

 

牛蛙餐饮门店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、华南和西南地区,门店数占比超77%。另外,在全国门店中,二线及以上城市门店数占比超六成。但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,牛蛙品类在下沉市场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。

 

3、品牌竞争格局

 

蛙来哒 

 

目前,牛蛙餐饮市场呈现出头部品牌主导的竞争格局。蛙来哒、蛙小侠、老佛爷铜炉蛙锅等品牌凭借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,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。其中蛙来哒门店数量已超500家,且2023年还获得了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颁发的“2022年中国牛蛙餐饮连锁企业规模第一”的市场地位行业认证。

 

四、牛蛙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

 

1、品类细分与创新

 

牛蛙餐饮市场将朝着更加细分的方向发展。除了铜锅牛蛙、炭烤牛蛙、美蛙火锅、美蛙鱼头等诸多细分品类外,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多创新的烹饪方式和菜品。

 

预制菜市场也将成为牛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。随着消费者对健康、便捷美食的需求增加,牛蛙预制菜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。

 

2、可持续发展与品牌建设

 

可持续性和环保已成为养殖业不可回避的话题,未来牛蛙养殖企业将更加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,例如,通过改善养殖环境、采用生态养殖技术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。

 

在市场竞争激烈、产品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,品牌建设将成为牛蛙企业获得竞争优势、拓展市场份额的关键手段。例如,品牌可以从IP形象、文创周边、联名、品牌日等方面进行品牌形象打造,吸引更多消费者的目光。

 

“小众食材”到“千亿赛道”,牛蛙品类的崛起,不仅推动了上游牛蛙产业的持续发展,也为餐饮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,更展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
 

目前,牛蛙品类整体步入了常态化发展阶段,但牛蛙品类的发展潜力仍有待进一步被挖掘,众多牛蛙品牌中,究竟谁能率先突围而出,我们拭目以待!

+
加盟咨询
JOIN CONSULTATION
联系人
联系方式
加盟区域
其他说明

市场有风险,加盟需谨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