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牛蛙异军突起,成为餐饮界的热门品类,消费者爱吃蛙的程度堪比小龙虾,全国大大小小的牛蛙餐厅遍地开花。据行业专家的估算,当前牛蛙市场规模已达到惊人的600亿—800亿元,有望很快突破千亿大关,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但与此同时,不少业内人士也纷纷指出,牛蛙这一品类目前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,比如,较为分散及混乱的供应链。
作为一家主打牛蛙美食,以牛蛙单品为核心产品的知名餐饮品牌,蛙来哒深知上游供应链的建设是不能忽视的环节,只有解决了食安这样生死攸关的问题,牛蛙品类才能实现长期稳健的发展。
那在牛蛙供应链的建设上蛙来哒都做了哪些努力和布局呢?
据了解,很多牛蛙门店都是因为牛蛙养殖户比较散乱,无法长期提供大量的牛蛙,导致运营困难,而蛙来哒最初也遭遇了这些困境,也是在那时,它充分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。
2017年蛙来哒团队开始接触上游养殖户,并与上游养殖户签订全年定价、定量收购合同,通过订单定量的合作形式,不仅能够保障牛蛙食材的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,同时也能敦促上游生态化养殖,推动良性的产业闭环。事实上,蛙来哒也是牛蛙品类第一个实现和上游签订全年定价、定量收购合同的品牌方。
为了进一步保证牛蛙食材品质稳定和安全,在2018年,蛙来哒还专门深入上游,发展了牛蛙养殖基地,据了解,目前养殖基地超1,000亩,主要集中在安徽、湖南、广东等地。
蛙来哒还对标小龙虾的虾稻养殖模式,联合当地政府、养殖户以及水产养殖专业人士,开展推动“蛙稻共生”的种养模式。相比传统养殖方式,稻蛙生态养殖优势明显,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农田效益,而且还能大大减少牛蛙生病风险,让牛蛙的出品质量更有保障,同时还能消除传统牛蛙养殖尾水排放的问题,为牛蛙产业的生态化、科学化做出了贡献。
为了进一步把好食材“质量关”,蛙来哒还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了“塘头+仓库+门店”的三级食安检测整套体系,为全国门店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。
在供应链的赋能下,蛙来哒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500多家,成为牛蛙品类头部品牌之一。由此可见,餐饮供应链管理对餐饮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。